疏整促| 金隅智造工场腾笼换鸟促产业升级

2019年06月17日


    5月29日,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臧桂武一行视察金隅智造工场,就“大力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建设和谐宜居海淀”议案听取了西三旗街道、金隅智造工场的现场汇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对金隅集团在“腾笼换鸟促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给予了肯定。海淀区区长助理上官伟、区政府办副主任王圣朋、区发改委副主任秦兆强,以及议案领衔代表、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等陪同视察。


    金隅智造工场作为金隅集团在西三旗地区落地的第一个存量工业厂房升级改造项目,不遗余力地践行市属国企责任,仅在开工一年时间内,就实现园区一期的开园,成为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中存量空间改造的示范项目,为整体区域的改造升级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响应与疏解整治  觉悟与产业提升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城市治理的工作要求,金隅集团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了天坛家具公司生产产能向河北大厂的整体迁移,减少废水排放量2.6万吨/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240 吨/年,降低能源消耗量1214吨/年。产能转移后,原有的家具生产车间经过拆除、加固、焕新等改造升级,已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在配合北京市开展疏整促相关工作中,金隅集团已主动疏解搬迁位于西三旗区域中共9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及1家传统家具制造企业,共腾退土地约61公顷,拆除正式厂房12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原有厂房16万平方米,可减少标准煤耗约9200吨/年,节电约2200万度/年,节水约10万吨/年,减少废气排放约2000万立方米/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吨/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6吨/年。产能腾退转移后,金隅集团将疏解出的产业空间主要用于开展城市区域功能配套建设、科技园区发展及科技创新孵化工作。


    金隅集团紧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积极利用疏解腾退出的土地房产发展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全面实现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空间腾笼换鸟的有机结合。


    金隅智造工场聚集了一批创新创业发展前景无限的科技研发企业和高新领域精英人才,从一个传统制造类生产企业的厂房迅速蜕变成为具备智能制造产业聚集规模的高端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一个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的新中枢与创新港。


    今日潜心造林,明日必享福荫

    在海淀区政府和西三旗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金隅集团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合理规划、改造利用,形成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制造基础保障设施”等智能制造高端产业为聚集的智慧、绿色、人文的复合型产业创新中枢,搭建智能制造产业研发成果的展示交流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北京生态环境改善与绿色经济发展,促进金隅集团产业转型升级。


    金隅智造工场整体升级改造工程分两期进行,目前一期已于2018年7月改造完成并实现开园,二期预计2019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项目升级改造期间,受到了海淀区政府和西三旗街道的高度重视,不但在园区的招商引资、工商注册、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提升园区产业聚集度方面更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定位,海淀区政府协助园区建立产业审核机制,严把入园企业的产业属性,截止2019年4月底,园区签约面积已超过5.5万平方米,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云知声及百度阿波罗无人车等一大批智能制造行业领军企业的入驻,签约客户行业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展示、智慧科技成果转化、机器人制造及应用、增材制造装备”等多个方面,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根据金隅智造工场目前的出租情况,2019年底出租率预计能达到90%,2020年进入园区运营稳定期,正常年租金收入约为1.32亿元左右。存量改造效益明显。相比较传统家具制造业,金隅智造工场的改造升级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近10倍;预计到2022年,金隅智造工场的园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亿元,累计将为区域贡献税收超过10亿元。


    北京西三旗区域产业空间的强势发展,是金隅集团全面落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深入实施北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体现国有企业责任与担当的具体举措。金隅集团将以金隅智造工场为重要抓手,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充分利用西三旗有利的科技产业创新平台资源,不断尝试产业创新与产业实践,打造产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生态闭环,实现金隅集团产业升级,全面展示新时代首都风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更新新地标。